比赛还剩3分12秒时,广厦主场球迷席突然陷入死寂——北京队外援陈盈骏一记三分球空心入网,比分牌定格在93-78。 此时镜头扫过广厦替补席,主教练王博双手抱头,而另一端的北京队老帅许利民依然面沉如水。 这场被誉为“矛与盾之战”的总决赛首回合,最终以北京101-87爆冷取胜告终。
第一节:广厦闪电战点燃主场
比赛开场仅15秒,广厦小外援布朗就上演抢断快攻,扛着两名防守球员完成上篮。 这个充满火药味的开局点燃了黄龙体育馆,随后朱俊龙抢断后的战斧劈扣更是引发山呼海啸。 广厦首节三分球7投5中,胡金秋在内线4投全中独得10分,单节34分的狂暴攻势让北京队措手不及。
北京队此时暴露出曾凡博缺阵的隐患。 这位场均18.5分的锋线核心因腰椎骨折赛季报销,替补登场的张才仁在防守端连续漏人。 首节结束时,广厦板凳席后方的记分牌显示着刺眼的34-24,现场DJ带着杭州口音的“广厦必胜”回荡在球馆每个角落。
第二节:双塔战术暗藏杀机
当分差被扩大到14分时,许利民果断换上2米11的周琦和2米10的范子铭。 这对“移动长城”彻底改变了比赛节奏——周琦连续3次封盖胡金秋的勾手,范子铭则在进攻端用4次精准的挡拆配合,帮助杰曼命中两记关键三分。
转播镜头捕捉到耐人寻味的细节:每当广厦试图提速,许利民就会比出“双手下压”的手势。 这个看似简单的指令,让北京队硬生生把比赛拖入阵地战泥潭。 半场结束前1.2秒,范子铭顶着胡金秋防守的压哨补篮,将比分扳成55平。 此时技术统计显示,北京队篮板球从首节落后8个变成反超3个。
第三节:陈盈骏的封神时刻
易边再战,陈盈骏突然开启“杀手模式”。 这个被台湾媒体称为“宝岛艾弗森”的后卫,先是在弧顶连续胯下运戏耍孙铭徽,干拔三分命中;接着抢断陈盈骏传球,上演贯穿全场的一条龙上篮。 最致命的攻击出现在第三节还剩4分11秒,他在右侧45度角迎着两人防守,投进本场第4记三分。
央视解说于嘉激动喊道:“这就是价值千万的外援! ”此时技术台数据显示,陈盈骏单节10分全部来自关键追分期。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厦外援奈特,这位首节砍下12分的功臣,整个下半场仅靠罚球得到3分。
末节:16分惊天逆转诞生记
决战时刻,许利民祭出“死亡五小”阵容:1米85的杰曼带着四个锋线球员。 这个看似冒险的变阵收到奇效——杰曼连续三次突破分球助攻底角射手,而广厦防守体系完全失位。当比分来到89-73时,转播画面切到观众席,多位广厦球迷提前退场的身影被镜头忠实记录。
值得玩味的是球员数据对比:北京队6人得分上双,其中周琦13分14篮板,范子铭13分10篮板,两人合计抢下9个前场篮板。 反观广厦,除胡金秋26分8篮板外,孙铭徽15投仅2中,三分球颗粒无收。
深度解密三大赢球密码
密码一:陈盈骏的“大心脏”基因
翻开陈盈骏的成长履历,这个29岁的后卫早有“关键先生”美誉。 上赛季对阵广东的加时赛中,他曾在易建联面前连得7分锁定胜局。 本次总决赛前,他的季后赛关键球命中率高达47.3%,这项数据甚至超过多位NBA轮换球员。
密码二:许利民的“时间魔法”
细心的球迷发现,许利民每次暂停布置战术时,总会特意看向24秒计时器。 这位56岁的老帅深谙“节奏控制”之道——当广厦试图提速时,他要求球员每次进攻耗满20秒;当需要追分时,又突然改用“7秒快攻”。 这种张弛有度的指挥,让北京队全场仅出现8次失误。
密码三:板凳席的“隐形MVP”
当镜头对准北京替补席时,有个细节被反复重播:每次暂停期间,助教解立彬都会拿着战术板给范子铭单独讲解。 这个曾被质疑“球商不足”的中锋,本场送出3次精妙的高位策应。 更惊人的是,北京替补球员合计贡献28分,而广厦板凳席仅有12分进账。
北京队本场禁区得分52分,其中46分来自挡拆配合,广厦全场快攻得分仅有7分,创下本赛季最低纪录,周琦的5次封盖中,有3次直接转化成北京队快攻得分,陈盈骏在比赛最后8分钟控球时间达到4分37秒零失误,广厦球员在末节出现4次24秒违例,全部发生在追分阶段。
当终场哨响时,许利民依然保持双手插兜的姿势。 这个细节被体育记者捕捉到,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:“冠军教头的定力,就藏在裤兜里。 ”而另一边,广厦更衣室传出的摔毛巾声,似乎预示着这场总决赛还有更多故事等待书写。
